题中峰寺
柳永〔宋代〕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地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攀援藤萝,踏石而上,登上高耸的山峰,在群峰环抱之间,佛寺的大门豁然敞开。
僧人居于半空,将此处视为一方净土,冷眼俯瞰人间,平地似有风雷翻涌。
猿猴偷摘晨露浸润的野果,轻盈跃上松枝,翠竹轻拂溪流,碧水蜿蜒流入寺槛。
在此漫游旬月之久,仍不觉厌倦,几欲归去,回首之际又徘徊流连。
注释
崔嵬:泛指高山。
梵室:佛殿。
旬月:一个月。
简析
此诗以登山所见起笔,勾勒山寺藏于群峰的清幽。僧人于高处栖居,观风云变幻,尽显超脱;猿戏松间、竹引溪流,动静相衬,生机盎然。末句写流连不舍,将山水之趣与心灵的契合相融,不着浓墨却见禅意与闲情,字里行间皆是对自然与梵境的沉醉。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36篇诗文 ► 1561条名句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吴潜〔宋代〕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观雨
陈与义〔宋代〕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