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晚秋时节霜露浓重,清晨起来行走在幽深山谷。
枯黄的树叶覆盖了溪上的小桥,荒凉的村庄里只有古老的树木。
寒秋的野花稀疏零落,深山的泉水若断若续。
我早已忘却了机巧之心,为何还会惊动山中的麋鹿?
注释
南谷:在永州郊外。
杪(miǎo)秋:晚秋。杪,树梢。引申为尽头,多指年、月或季节的末尾。
幽谷:幽深的山谷。
覆:遮盖。
唯:只有。
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
疏:稀疏。
寂历:孤寂,这里指花不繁茂。历,单个。
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
首联描绘诗人在晚秋时节,顶着清晨的霜露行走于幽深山谷间的情景,字句间流露着跋涉的艰辛。事实上,诗人现实中的人生境遇亦是如此困顿。首句 “杪秋” 已点明季节,可作者仍觉不够,又在句末以 “霜露重重” 进一步渲染,凸显秋意已浓。次句中的 “幽” 字,则着重强调诗人所行山谷远离尘世喧嚣,格外幽深静谧。
紧接着,诗歌具体描写途经荒村的所见之景:厚厚的黄叶覆盖在溪上的桥面上,荒村里只有古老的树木随处可见;寒秋时节的野花稀疏零落,更显大地空旷寂寥。山谷深处的泉水细流缓慢,水声时断时续,反倒衬托出周遭环境的寂静。这几句诗,将南谷的秋日景致与荒村的偏僻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衰败
贞元二十一年(805),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痛苦的谪居生活。因而无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便更加重了他的孤独、愤懑之感。由标题可知,诗是写作者在一个秋日的早晨赴南谷路经荒村的所见。
参考资料:完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相交欢 一作:同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