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眼前景象繁华依旧,谁能与我共享欢乐呢?月下花丛掩映,楼台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尘埃。昔日繁华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钱塘江仍像从前潮起潮落,尘世的兴盛衰亡仿似与它无关。
往日烛光烁烁、亮如白昼,一片歌舞升平,现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谢,春光难以长久。国家即将陷落,后宫嫔妃只怨命运多舛。满腔愁怨无处说,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号角声中。
注释
漠漠:密布貌;布列貌。
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东皇:指春神。
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
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贵族开始了攻灭南宋之战,至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秋,元军三路直逼临安。次年二月,宋降,帝后三宫被俘北迁,汪元量作为宫廷乐师亦同行。这首是写临安元宵节的词,慨叹“尘埃漠漠”,当在元军兵临城下之际,应作于公元德祐二年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南宋国都的最后一个节日。
参考资料:完善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