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
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注释
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宦(huàn)情:做官的情怀。
羁思(sì):客居他乡的思绪。
凄凄:形容悲伤难过。
春半:春季二月。
迷:凄迷。
山城:这里指柳州。
尽:凋零。
榕叶满庭莺乱啼:借景讽刺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诗作开篇就直抒内心情感。“宦情” 和 “羁思” 之间,本就存在天然关联。常年在外为官,远离家乡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难,离别亲友的哀怨,怎能不令人触动心怀?又屡次遭遇贬谪,这种心境自然越发沉重。“共凄凄” 三个字,真切展现出作者此时的特殊心境。“宦情” 的苦楚与 “羁思” 的深厚交织,不断叩击着诗人的心扉。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年)三月, 柳宗元再次被贬,担任柳州刺史,同年六月到达。柳州处荒僻之地,气候远异于北方。诗人在其中某一年的二月创作这首诗歌以抒发怀抱。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