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柳永〔宋代〕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江岸的残雨渐渐停歇。雨快下尽时,才发觉江天已渐渐步入暮色。江边嬉戏的女子离开后便只剩寂静,唯有成对的鸥鹭伫立在岸边。远望芦苇荡边,几点渔灯在暮色中隐约闪烁。停下船桨,舟上两人轻声交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
为求仕途而四处奔波,终究成了漂泊他乡的旅人。我斜靠在短短的船桅杆上,伫立凝望。眼前万水千山纵横交错,分不清远近;我苦苦思索,故乡究竟在何处?自从离别后,那些曾共度欢娱的风亭月榭,如今只剩我独自面对,再无往日的欢聚。正为乡愁痛断肝肠,又被这浓重的离情惹得满心苦楚。听那杜鹃鸟一声声啼叫,仿佛在劝人:“不如归去吧!不如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以描绘景致为主,开篇先从远方景物落笔。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上阕开头两句刻画江天雨后的景象。起句 “远岸收残雨” 看似词序颠倒,实则是 “残雨收” 的意思, 指远方江岸一带,稀疏的雨点渐渐停歇。雨将近尾声时,词人方才察觉江面上的天色慢慢变暗,由此可推测这场雨下了许久。孤舟因降雨无法前行,词人此刻困在船中,其孤寂无依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这两句将时间、地点、人物的状态与心境,或明或暗地尽数展现出来。紧接着的 “雨残稍觉江天暮”,勾勒出一幅以江天为背景的辽阔画面,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雨快要停了,天空却渐渐暗了下来。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柳永于宋仁宗景祜元年(1034)中进十,以后去江浙、关中等地任职;官位低微,郁郁不得志。本词有“游宦成羁旅”之句,可推想为入仕以后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钱鸿英著 .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第176页 .

简析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是词人于舟中凝伫时触景伤情所作。词的上片写景,先从远处着笔,再写到近处汀州,时间由日暮转向夜晚,再摹写了听觉感受;词的下片由今夜的去程而思至长年漂泊的艰苦。词人在羁旅失意之中怀乡,心绪郁结,故诗中所选的意象,没有春天的绚烂秾丽,而有秋日的萧疏淡远;通过对游宦思归的描写,反映出其长年落魄、官场失意的萧索情怀。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36篇诗文 ► 156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诗

朱熹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苏轼〔宋代〕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