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段克己 段克己〔金朝〕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塞外的元兵疾驰南下,长安五陵一带的树木尽失往日色泽,阴沉的云雾沉沉笼罩。军鼓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撕裂天地,原本险固的山河接连被攻破,守将们束手无策。战争的烽烟渐渐蔓延,直抵京都上空,将宫殿层层笼罩。
长戈挥舞的战场上,飞鸟绝迹;原野上尸骸遍野,山川都浸染着鲜血。可叹这般世道,亲人朋友动辄便要生死相隔。回望开封城外的玉津园,春寒未消,雕花栏杆旁还悬着一轮新月。绕城西来的流水,正独自悲怆地呜咽不休。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始为《上江虹》,原为吴民祭祀河神的迎神之曲,双调九十三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塞马:同赛(saì)马,塞外的骑兵。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在金亡之后重过金朝故都开封故宫时所作。当时元蒙正忙于征服江南的南宋王朝,无暇顾及在中原实行文化高压,故作者直陈高歌,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愤怒。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筑琴编著.豪放词三百首注析:三秦出版社,2003.8:第455页

赏析

  这首词以沉郁悲壮的笔调,勾勒出金朝末年国破家亡的惨状,既实录了战乱的酷烈,又饱含对亡国的痛惜与对统治者的愤懑,情感激愤沉重,感染力极强。蒙古铁骑疾驰南下,硝烟弥漫四野,战火席卷中原,汴京城彻底陷入血雨腥风之中。天地昏沉,草木失色,百姓悲号遍野,震天的战鼓声仿佛要撕裂天地,昔日繁华京都已然沦为人间炼狱。本该凭借“百二河山”的险要地势抵御敌军,奈何朝廷昏聩无能,将帅束手无策,险要屏障全然发挥不了作用,让蒙古军队长驱直入,直逼皇城,最终导致国家覆灭。字里行间,既有对国破家亡的深切痛心,也藏着对统治者昏庸误国的强烈愤懑,悲抑之情难以平复。

  下片转而描摹亡国后的凄惨景象,抒发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词的上片写塞马南来的凶残与金朝君臣将帅的昏庸无能导致亡国;下片写亡国之惨状和词人自己的心灵感受,着一“空”字,透出其在亡国之后无可奈何的悲叹,徒增伤感。这首词词情激愤、悲壮沉重,写兵祸以实录,用史笔也;写悲感移情于景,用笔空灵,词人既痛心国亡,又气愤统治者的昏聩,心中之气,悲抑难平。

段克己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198篇诗文 ► 2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都二首·其一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但见觚棱上金爵,岂知荆棘卧铜驼。
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
行过卢沟重回首,凤城平日五云多。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