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木三分

《太平广记》〔宋代〕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枕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看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看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看名。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他在父亲的枕头里发现前代人写的《笔说》,便偷偷拿出来阅读。父亲问:“你为何偷取我秘藏的东西?” 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他是在看用笔的方法。” 父亲见他年纪小,担心他不能保守秘密,便对王羲之说:“等你成年后,我再教你。” 王羲之连忙下拜请求:“现在就让我学习吧,倘若等到成年,恐怕会埋没我幼年的才华。” 父亲很高兴,于是将《笔说》交给了他。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到后,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掌握了用笔的秘诀,最近看他的字,已有老成的智慧。”(卫夫人)流泪说:“这孩子将来的成就必定会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篇短文出自《太平广记》,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汉水东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

何大圭 何大圭〔宋代〕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