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 李白〔唐代〕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雨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鄱阳湖浪涛涌动,连灌婴井的水波都随之震荡,浔阳江上正刮着阵阵秋风。
扬起船帆驶入如天空明镜般明净的湖面,径直朝着彭蠡湖的东方前行。
夕阳中天空飘起疏落小雨,雨后初晴,浮云在遥远的天际散开。
庐山唤起人美好的游兴,这般清新赏心的景致,哪里有穷尽呢?
庐山石镜之上悬挂着遥远的明月,香炉峰旁的彩虹渐渐消散无踪。
相思之时您我共对庐山美景,抬眼望去您我所见美景相同。

注释
寻阳城:即浔阳城,今江西省九江市。
寻阳:即浔用,原为湓城县(又叫湓口城),唐武德四年改为浔阳县,治所在现今江西九江。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李白流放夜朗遇赦后,自江夏来到寻阳城(即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彭蠡湖(即鄱阳湖),作此诗寄给友人黄判官。

参考资料:完善

1、 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南分社编.中学生一周一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03:258-259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景象:前两句采用铺叙手法,展现天门山的雄伟壮丽与江水奔涌的磅礴气势;后两句则勾勒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眺望远方的景致。全诗通过对天门山风光的刻画,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阔,也抒发了诗人初离巴蜀时乐观豪迈的心境。​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同样以铺叙之法,描写鄱阳湖浪涛翻滚、江水浩荡前行的气势。诗中所绘鄱阳湖与庐山的雄奇景象,意境开阔,想象丰富。​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以生动比喻描绘船只驶入湖面的情景,鄱阳湖水面澄澈如镜、水天交融,画面感极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便评价道:“泛彭蠡口,四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写泛舟所见的鄱阳湖湖光景色,继而因景发兴,勾勒出傍晚时分湖上雨霁云收、恬静优美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的欣喜之情。这首诗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以写景为主,怀人之情只在结尾处稍微流露,既无伤感之意,亦无怅惘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调·其一

李白 李白〔唐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春

杜牧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