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溪雪·坠崖

黄燮清 黄燮清〔清代〕

【北刮地风】 (旦)哎哟,猛见恁旗展惊风帅字飘。沸悲肠,万斛秋潮。看阴森不是人间道,惨愁云罗刹弓刀。(杂)到了,请下马稍待,俺先去通报。(杂传介) (旦) 将军呵,只为你破城池金帛齐钞,破坟茔尸骸尽暴,破人家男妇难逃。看着这战血飞,怨气腾,好教俺难寻欢笑。若要奴家从顺,须待全师出境,不犯秋毫,离了这永康地面,方可择吉成礼。(副净)这却为何?(旦) 保定这故园山,雷霆不许烧。也见的女和戎,为功非小。

(副净) 这有何难! 待俺传令,即刻移兵便了。

【南滴滴金】 卷长蛇疾走金华道,总不使民间鸡犬扰。拥旌旗只算迎花轿,试听俺击征鼙,吹画角,权当是寿筵开,梨园腔调。美人,俺先去也。少不得永康人平安保,全仗你菩萨杨枝把昆明焰销。

(引兵从绕场下) (旦)

【北四门子】猛可的貔貅万帐同移灶,挽回你海上奔涛。试看我乱军中一现惊鸿爪,弋人罗何处捞? (二杂) 前面便是山路,马上须要小心。(旦)说甚么山渐高,路渐遥,借取这大王风吹奴登碧霄。凭着俺主见牢,心胆豪,诉烦冤九阊须叫。

【北水仙子】俺俺俺俺归路遥,指指指指乡树濛濛青渐了。上上上上天梯,马背云高。(登高处介)望望望望远曲,鹃魂月吊。(作回望介) 我家门已是望不见了,把把把把儿郎怨魄招,待待待待和你同骑黄鹤,恨恨恨恨姊妹蔷薇一半凋,痛痛痛痛夫妻兰蕙同时槁,等等等等觅个干净土去收梢。

天气炎蒸,胸中好生烦燥,几乎晕下马来。军士们快与我取些茶汤,饮了再走罢。(杂) 既如此待我们分头寻取。(向净老旦介) 你二人好生陪伴,不可行动,我们去去就来。(下) (净、老旦) 嫂子,想我们妇人家,从没有军营里去玩耍,今晚到那里见识见识也好,劝你开怀些罢。

【南双声子】容颜好,容颜好,须随意寻欢乐。忧伤老,忧伤老,莫随处寻烦恼。家乡杳,家乡杳,军营闹,军营闹,且穿他罗绮,吃着脂膏。

(旦) 你们自去受用,怎知俺吴宗爱呵!

【北尾煞】我劫尽风轮望空笑,则待向悬崖撒手逍遥。(旦指介)你看那边飞起一片彩云来了。(老旦净各望介)在那里?在那里? (旦) 我若是再迁延还等恁时了?

咳呀!罢罢。(作投崖死介)

创作背景

  《桃溪雪》 作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冬,所写吴宗爱的事迹在正史、野史中都未见记载。黄燮清有好友名吴康,曾任永康县丞,讲述过这个故事,黄燮清据此敷演成传奇。

参考资料:完善

1、 品诗文网.《桃溪雪·坠崖》

赏析

  【北刮地风】 是吴宗爱被送到徐尚朝的军营辕门外时唱的一支曲子。她看见叛军营寨旌旗飘展,“帅” 字旗高高耸立,威严中透着杀气,战云里裹着秋风,气氛阴森恐怖,就像是阎王的地狱一般。在军士通报之后,她见到了敌将徐尚朝。她想到自己前来的使命是要保护永康县的百姓,于是以下的几句唱词就不亢不卑地指斥徐尚朝每攻破一城都要抢人财物,掘人坟墓,毁人家庭,倒行逆施,罪恶滔天,而眼前若要让自己顺从他,就必须全军离开永康县境,不损害百姓一丝一毫,之后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才能让他遂其所愿。吴宗爱自比汉朝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她想只要徐尚朝答应她提出的条件,她也就算为永康百姓立下功了。

  徐尚朝

展开阅读全文 ∨
黄燮清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238篇诗文 ► 1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姜女祠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丁酉清明

厉鹗 厉鹗〔清代〕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永日空园双燕语,折尽柳条长短。白眼看天,青袍似草,最觉当歌懒。愔愔门巷,落花早又吹满。
凝想烟月当时,饧箫旧市,惯逐嬉春伴。一自笑桃人去后,几叶碧云深浅。乱掷榆钱,细垂桐乳,尚惹游丝转。望中何处,那堪天远山远。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