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难忘你丰采出众,你曾在巷中久候,当初未能与你同走,如今想来满心悔不该。
难忘你身材健美,也曾在堂前等待,当初未能与你同走,如今想来满心悔不该。
身上穿着锦缎衣,外面罩着锦绣衫。叔呀伯呀快些来,驾车接我一同还。
外面罩着锦绣衫,身上穿着锦缎衣。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归还。
注释
丰:丰满,标致,容颜美好貌。
俟(sì):等候。
巷:里中道,即胡同。
予:我,此处当是指“我家”。
送:从行,送女出嫁。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昌:体魄健壮,棒。
堂:客厅,厅堂。
《郑风·丰》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屈从于父母意志的女子,她未能对抗长辈对婚姻的干涉,最终错失与心上人结合的机会,其不幸遭遇令人深觉同情。尽管未能相守,她对爱人的深情并未随时间淡去,反而愈发浓烈——在她心中,爱人的容貌丰满美好,体魄健壮魁伟,每当念及,当初未能与他同行的悔恨便难以排遣。
昔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爱人曾在巷口、堂前久久等候,盼着与她共赴婚约,幸福仿佛近在咫尺,却因父母的变卦化为泡影。如今,满心悔恨的她仍想做最后努力,盼着爱人能重申旧盟。她幻想自己身着锦缎衣裳,外面罩着锦绣外衫,盛装打扮后,急切呼唤男方家人赶快来驾车,接她过门成亲。这种由悔恨催生的、对幸福生活的强
在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是不能自主的,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家长的手里。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对幸福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但只要父母不赞成这桩婚事,他们就无法成亲。这对男女双方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多么巨大的创伤。这首《郑风·丰》就是写一位女子因受到阻挠没有和未婚夫结婚而后悔的诗歌。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