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
元稹〔唐代〕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樱桃花开了,一枝两枝上绽放着成千上万朵花朵。
曾经有个人站在花砖地上摘花,不小心扯破了她那红得像火一样的罗裙。
注释
窣:突然钻出来,引申为纵跃。
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赏析
元稹这首咏樱桃花的诗作,整体意境鲜活灵动,能带给人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受。诗中虽描写静态景物,却能让读者体会到动态的生机。全诗篇幅简短,仅寥寥数句,却兼具描景的凝练与抒情的深切,艺术感染力令人赞叹。
首句 “樱桃花” 直截了当点明描写对象,开门见山。第二句紧承上句,巧妙运用 “一”“二”“千万” 等数量词,模拟人的视线从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的移动过程。这种写法瞬间为原本静谧的樱桃花注入爆发式的活泼与热闹气息,与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意境相近,却比宋句更显含蓄,如醇酒般余味悠长。第三句笔锋一转,由眼前花景转入思念之人,“花砖曾立摘花人” 一句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无论诗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701篇诗文 ► 189条名句
观刈麦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唐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归雁
钱起〔唐代〕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