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出自清代徐珂的《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荒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洞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擅长弹琴。他的指法十分精湛,曾经得到过身怀绝技之人的传授。他常常在荒僻的树林和荆棘丛中,反复弹奏琴曲,使飞鸟感到凄凉,使鹘鸟感到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后来他游历到郢楚地区,在旅店中独自弹奏《洞庭》这首曲子。隔壁的老妇人听到琴声,不停叹息,满是惋惜。曲子弹完后,乔山人说:“我身怀这弹琴的技艺半辈子了,没想到能在这个地方遇到懂我的人。”他敲开门询问老妇人为何叹息。老妇人说:“我丈夫在世的时候,以弹棉花为生。现在您弹奏的琴声,特别像弹棉花的声音啊。”乔山人沉默着离开了。

注释
尝:曾经
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展开阅读全文 ∨

运用手法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通过侧面描写烘托,表现出乔山人技艺之高超,连鸟禽都为之悲伤。表达了对民间艺术的赞叹,和《口技》都从侧面和正面进行描述的,侧面更能突出乔山人琴技超群,也表现出了乔山人因知音难寻的伤心心情。

简析

  这段故事,不仅是对乔山人琴艺高超的赞美,更是对人生际遇无常、知音难觅的深刻感慨。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理解与共鸣往往难以寻觅,那些貌似得到的理解,可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此文侧面突出乔山人琴技超群,也表现出他因知音难寻的伤心心情,令人不禁反思起人与人之间难以言喻的距离与隔阂。
徐珂

徐珂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光绪年间(1889年)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社。曾担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不久离去。1901年在上海担任了《外交报》、《东方杂志》的编辑,1911年,接管《东方杂志》的“杂纂部”。与潘仕成、王晋卿、王辑塘、冒鹤亭等友好。编有《清稗类钞》、《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等。► 3篇诗文 ► 10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