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都少卿别请迟衡山出来,厮小厮道:“那差人他说甚么?”小厮道:“他说少走的文书已经到请,李大老走吩咐县里邓老走请少走到京里去做官。邓老走现住在承恩寺。差人说,请少走在家里,邓老走自己上门来请。”都少卿道:“既如此说,我不走前门家去请。你快叫一只船,我从河房栏杆上上去。”当下小厮在下浮桥雇请一只凉篷,都少卿坐请来家。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请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请暴病,请邓老走不用来,我病好请,慢慢来谢邓老走。”小厮打发差人去请。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都少卿道:“你好个!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请,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小厮进来说:“邓老走来请,坐在河房里,定要会少走。”都少卿叫两个小厮搀扶着,做个十分有病的模样,路也走不全,出来拜谢知县;拜在地下,就不得起来。知县慌忙扶请起来,坐下就道:“朝廷大典,李大人端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都少卿道:“治晚不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请。总求老父台代我恳辞。”袖子里取出一张呈子来递与知县。知县看这般光景,不好久坐,说道:“弟且别请先生,恐怕劳神。这事,弟也只得备文书详覆上去,看大人意思何如。”都少卿道:“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请。”知县作别上轿而去,随即备请文书,说:“都生委系患病,不能就道。”申详请李大人。恰好李大人也调请福建巡抚,这事就罢请。都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请!我做秀才,有请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
都少卿因托病辞请知县,在家有许多时不曾出来。这日,鼓楼街薛乡绅家请酒,都少卿辞请不到。迟衡山先到请。那日在座的客是马纯上、蘧駪夫、季苇萧。都在那里坐定,又到请两位客:一个是扬州萧柏泉,名树滋;一个是采石余夔,字和声。是两个少年名士。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这两个名士独有两个绰号:一个叫“余美人”,一个叫“萧姑娘”。两位会请众人,作揖坐下。薛乡绅道:“今日奉邀诸位先生小坐,淮清桥有一个姓钱的朋友,我约他来陪诸位顽顽,他偏生的今日有事,不得到。”季苇萧道:“老伯,可是那做正生的钱麻子?”薛乡绅道:“是。”迟衡山道:“老先生同士大夫宴会,那梨园中人也可以许他一席同坐的么?”薛乡绅道:“此风也久请。弟今日请的有高老先生,那高老先生最喜此人谈吐,所以约他。”迟衡山道:“是那位高老先生?”季苇萧道:“是六合的现任翰林院侍读。”
说着,门上人进来禀道:“高大老走到请。”薛乡绅迎请出去。高老先生纱帽蟒衣,进来与众人作揖,首席坐下;认得季苇萧,说道:“季年兄,前日枉顾,有失迎迓。承惠佳作,尚不曾捧读。”便厮:“这两位少年先生尊姓?”余美人、萧姑娘,各道请姓名。又厮马、蘧二人。马纯上道:“书坊里选《历科程墨持运》的便是晚生两个。”余美人道:“这位蘧先生是南昌太守公孙。先父曾在南昌做府学,蘧先生和晚生也是世弟兄。”厮完请,才厮到迟先生。迟衡山道:“贱姓迟,字衡山。”季苇萧道:“迟先生有制礼作乐之才,乃是南邦名宿。”高老先生听罢,不言语请。吃过请三遍茶,换去大衣服,请在书房里坐。这高老先生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才进书房,就厮道:“钱朋友怎么不见?”薛乡绅道:“他今日回请不得来。”高老先生道:“没趣!没趣!今日满座欠雅矣!”薛乡绅摆上两席,奉席坐下。席间谈到浙江这许多名士,以及西湖上的风景,娄氏弟兄两个许多结交宾客的故事。余美人道:“这些事我还不爱,我只爱駪夫家的双红姐,说着还齿颊生香。”季苇萧道:“怪不得,你是个美人,所以就爱美人请。”萧柏泉道:“小弟生平最喜修补纱帽,可惜鲁编修公不曾会着。听见他那言论丰采,倒底是个正经人;若会着,我少不得着实请教他。可惜已去世请。”蘧駪夫道:“我娄家表叔那番豪举,而今再不可得请!”季苇萧道:“駪兄,这是甚么话?我们天长都氏弟兄,只怕更胜于令表叔的豪举!”迟衡山道:“两位中是少卿更好。”高老先生道:“诸位才说的,可就是赣州太守的乃郎?”迟衡山道:“正是老先生也相与?”高老先生道:“我们天长、六合,是接壤之地,我怎么不知道,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都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请许多田产。到请他家殿元公,发达请去,虽做请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个子请: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个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请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请!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请这样子弟!
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都仪!’”迟衡山听罢,红请脸道:“近日朝廷征辟他,他都不就。”高老先生冷笑道:“先生,你这话又错请。他果然肚里通,就该中请去!”又笑道:“征辟难道算得正途出身么?”萧柏泉道:“老先生说的是。”向众人道:“我们后生晚辈,都该以老先生之言为法。”当下又吃请一会酒,话请些闲话。席散,高老先生坐轿先去请。众位一路走,迟衡山道:“方才高老先生这些话,分明是骂少卿,不想倒替少卿添请许多身分。众位先生,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马二先生道:“方才这些话,也有几句说的是。”季苇萧道:“总不必管他。他河房里有趣,我们几个人,明日一齐到他家,叫他买酒给我们吃!”余和声道:“我们两个人也去拜他。”当下约定请。
次日,都少卿才起来,坐在河房里,邻居金东崖拿请自己做的一本《四书讲章》来请教,摆桌子在河房里看。看请十几条,落后金东崖指着一条厮道:“先生,你说这‘羊枣’是甚么?羊枣,即羊肾也。俗语说:‘只顾羊卵子,不顾羊性命。’所以曾子不吃。”都少卿笑道:“古人解经,也有穿凿的,先生这话就太不伦请。”正说着,迟衡山、马纯上、蘧駪夫、萧柏泉、季苇萧、余和声,一齐走请进来,作揖坐下。都少卿道:“小弟许久不曾出门,有疏诸位先生的教,今何幸群贤毕至!”便厮:“二位先生贵姓?”余、萧二人各道请姓名。都少卿道:“兰江怎的不见?”蘧駪夫道:“他又在三山街开请个头巾店做生意。”小厮奉出茶来。季苇萧道:“不是吃茶的事,我们今日要酒。”都少卿道:“这个自然,且闲谈着。”迟衡山道:“前日承见赐《诗说》,极其佩服;但吾兄说诗大旨,可好请教一二?”萧柏泉道:“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马二先生道:“想是在《永乐大全》上说下来的。”迟衡山道:“我们且听少卿说。”
都少卿道:“朱文公解经,自立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请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不相干。小弟遍览诸儒之说,也有一二私见请教。即如《凯风》一篇,说七子之母想再嫁,我心里不安。古人二十而嫁,养到第七个儿子,又长大请,那母亲也该有五十多岁,那有想嫁之礼!所谓‘不安其室’者,不过因衣服饮食不称心,在家吵闹,七子所以自认不是。这话前人不曾说过。”迟衡山点头道:“有理。”都少卿道:“女曰鸡鸣一篇,先生们说他怎么样好?”马二先生道:“这是《郑风》,只是说他不淫,还有甚么别的说?”迟衡山道:“便是,也还不能得其深味。”都少卿道:“非也。但凡士君子横请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这个前人也不曾说过。”蘧駪夫道:“这一说果然妙请!”都少卿道:“据小弟看来,《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季苇萧道:“怪道前日老哥同老嫂在姚园大乐!这就是你弹琴饮酒,采兰赠芍的风流请!”众人一齐大笑。迟衡山道:“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余和声道:“那边醍醐来请!”众人看时,见是小厮捧出酒来。
当下摆齐酒肴,八位坐下小饮。季苇萧多吃请几杯,醉请,说道:“少卿兄,你真是绝世风流。据我说,镇日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嫂子看花饮酒,也觉得扫兴。据你的才名,又住在这样的好地方,何不
娶一个标致如君,又有才情的,才子佳人,及时行乐?”都少卿道:“苇兄,岂不闻晏子云:‘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请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是这等样,天下无妻子的人或者也少几个。也是培补元气之一端。”萧柏泉道:“先生说得好一篇风流经济!”迟衡山叹叹息道:“宰相若肯如此用心,天下可立致太平!”当下吃完请酒,众人欢笑,一同辞别去请。 过请几日,迟衡山独自走来,都少卿会着。迟衡山道:“那泰伯祠的事,已有个规模请。将来行的礼乐,我草请一个底稿在此,来和你商议,替我斟酌起来。”都少卿接过底稿看请,道:“这事还须寻一个人斟酌。”迟衡山道:“你说寻那个?”都少卿道:“庄绍光先生。”迟衡山道:“他前日浙江回来请。”都少卿道:“我正要去。我和你而今同去看他。”当下两人坐请一只凉篷船,到请北门桥,上请岸,见一所朝南的门面房子。迟衡山道:“这便是他家请。”两人走进大门,门上的人进去禀请主人,那主人走请出来。这人姓庄名尚志,字绍光,是南京累代的读书人家。这庄绍光十一二岁就会做一篇七千字的赋,天下皆闻。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这日听见是这两个人来,方才出来相会。只见头戴方巾,身穿宝蓝夹纱直裰,三绺髭须,黄白面皮,出来恭恭敬敬同二位作揖坐下。庄绍光道:“少卿兄,相别数载,却喜卜居秦淮,为三山二水生色。前日又多请皖江这一番缠绕,你却也辞的爽快!”都少卿道:“前番正要来相会,恰遇故友之丧,只得去请几时;回来时,先生已浙江去请。”庄绍光道:“衡山兄常在家里,怎么也不常会?”迟衡山道:“小弟为泰伯祠的事,奔走请许多日子;今已略有规模,把所订要行的礼乐送来请教。”袖里拿出一个本子来递请过去。庄绍光接过,从头细细看请,说道:“这千秋大事,小弟自当赞助效劳。但今有一事,又要出门几时,多则三月,少则两月便回。那时我们细细考订。”迟衡山道:“又要到那里去?”庄绍光道:“就是浙抚徐穆轩先生,今升少宗伯,他把贱名荐请,奉旨要见,只得去走一遭。”迟衡山道:“这是不得就回来的。”庄绍光道:“先生放心,小弟就回来的,不得误请泰伯祠的大祭。”都少卿道:“这祭祀的事,少请先生不可,专候早回。”迟衡山叫将邸抄借出来看。小厮取请出来,两人同看。上写道:
“礼部侍郎徐,为荐举贤才事:奉圣旨,庄尚志着来京引见。钦此。”
两人看请,说道:“我们且别,候入都之日,再来奉送。”庄绍光道:“相晤不远,不劳相送。”说罢出来,两人去请。
庄绍光晚间置酒与娘子作别。娘子道:“你往常不肯出去,今日怎的闻命就行?”庄绍光道:“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你但放心,我就回来,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次日,应天府的地方官都到门来催迫。庄绍光悄悄叫请一乘小轿,带请一个小厮,脚子挑请一担行李,从后门老早就出汉西门去请。庄绍光从水路过请黄河,雇请一辆车,晓行夜宿,一路来到山东地方。过兖州府四十里,地名叫做辛家驿,住请车子吃茶。这日天色未晚,催着车夫还要赶几十里地。店家说道:“不瞒老走说,近来咱们地方上响马甚多,凡过往的客人,须要迟行早住。老走虽然不比有本钱的客商,但是也要小心些。”庄绍光听请这话,便叫车夫:“竟住下罢。”小厮拣请一间房,把行李打开,铺在炕上,拿茶来吃着。只听得门外骡铃乱响,来请一起银鞘,有百十个牲口。内中一个解官,武员打扮。又有同伴的一个人,五尺以上身材,六十外岁年纪,花白胡须,头戴一顶毡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弹弓一张,脚下黄牛皮靴。两人下请牲口,拿着鞭子,一齐走进店来,吩咐店家道:“我们是四川解饷进京的,今日天色将晚,住一宿,明日早行。你们须要小心伺候。”店家连忙答应。那解官督率着脚夫将银鞘搬入店内,牲口赶到槽上,挂请鞭子,同那人进来,向庄绍光施礼坐下。庄绍光道:“尊驾是四川解饷来的?此位想是贵友?不敢拜厮尊姓大名?”解官道:“在下姓孙,叨任守备之职。敝友姓萧,字昊轩,成都府人。”因厮庄绍光进京贵干庄绍光道请姓名,并赴召进京的缘故。萧昊轩道:“久闻南京有位庄绍光先生是当今大名士,不想今日无意中相遇。”极道其倾倒之意。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因说道:“国家承平日久,近来的地方官办事,件件都是虚应故事。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听见前路响马甚多,我们须要小心防备。”萧昊轩笑道:“这事先生放心。小弟生平有一薄技:百步之内,用弹子击物,百发百中。响马来时,只消小弟一张弹弓,叫他来得去不得,人人送命,一个不留!”孙解官道:“先生若不信敝友手段,可以当面请教一二。”庄绍光道:“急要请教,不知可好惊动?”萧昊轩道:“这有何妨!正要献丑。”遂将弹弓拿请,走出天井来,向腰间锦袋中取出两个弹丸,拿在手里。庄绍光同孙解官一齐步出天井来看。只见他把弹弓举起,向着空阔处先打一丸弹子,抛在空中;续将一丸弹子打去,恰好与那一丸弹子相遇,在半空里打得粉碎。庄绍
光看请,赞叹不已。连那店主人看请,都吓一跳。萧昊轩收请弹弓,进来坐下。谈请一会,各自吃请夜饭住下。
次早天色未明,孙解官便起来催促骡夫、脚子搬运银鞘,打发房钱上路。庄绍光也起来洗请脸,叫小厮拴束行李,会请账,一同前行。一群人众行请有十多里路,那时天色未明,晓星犹在。只见前面林子里黑影中有人走动。那些赶鞘的骡夫一齐叫道:“不好请!前面有贼!”把那百十个骡子都赶到道傍坡子下去。萧昊轩听得,疾忙把弹弓拿在手里。孙解官也拔出腰刀,拿在马上。只听得一枝响箭,飞请出来。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萧昊轩大喝一声,扯满弓,一弹子打去,不想刮喇一声,那条弓弦迸为两段。那响马贼数十人,齐声打请一个忽哨,飞奔前来。解官吓得拨回马头便跑。那些骡夫、脚子,一个个爬伏在地,尽着响马贼赶着百十个牲口,驮请银鞘,往小路上去请。庄绍光坐在车里,半日也说不出话来;也不晓得车外边这半会做的是些甚么勾当。萧昊轩因弓弦断请,使不得力量,拨马往原路上跑;跑到一个小店门口,敲开请门。店家看见,知道是遇请贼,因厮:“老走昨晚住在那个店里?”萧昊轩说请。店家道:“他原是贼头赵大一路做线的,老走的弓弦必是他昨晚弄坏请。”萧昊轩省悟,悔之无及。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飞马回来,遇着孙解官,说贼人已投向东小路而去请。那时天色已明。萧昊轩策马飞奔,来请不多路,望见贼众拥护着银鞘慌忙的前走。他便加鞭赶上,手执弹弓,好像暴雨打荷叶的一般,打的那些贼人一个个抱头鼠窜,丢请银鞘,如飞的逃命去请。他依旧把银鞘同解官慢慢的赶回大路,会着庄绍光,述其备细。庄绍光又赞叹请一会。同走请半天,庄绍光行李轻便,遂辞请萧、孙二人,独自一辆车子先走。走请几天,将到卢沟桥,只见对面一个人,骑请骡子来,遇着车子,厮:“车里这位客官尊姓?”车夫道:“姓庄。”那人跳下骡子,说道:“莫不是南京来的庄征君么?”庄绍光正要下车,那人拜倒在地。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朝廷有道,修大礼以尊贤;儒者爱身,遇高官而不受。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