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质
(177—230)三国魏济阴人,字季重。以文才为曹丕所善。汉献帝建安中为朝歌长,迁元城令。入魏,拜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魏明帝太和四年,入为侍中。卒谥丑,后改谥威。► 1篇诗文
焦先
三国魏河东人,字孝然。东汉末避乱扬州。献帝建安初还留陕界。关中乱,避于河济间,结草为庐,食草饮水,饥则为人佣作,不冠不履,佯狂避世。魏国建立,太守贾穆、董经均往探视,与食不食,与语不语。后病死。年八十九。► 1篇诗文
曹彪
曹彪(195年—251年),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因与王凌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 1篇诗文
薛寘
薛寘,北魏平远将军,广读典籍,喜好文章,20岁就依赖父祖的政绩被朝廷起用为奉朝请,他还撰写了《西京记》2卷,文章杂记20余卷。先后做过北魏尚书吏部郎,清河郡和广平郡二郡守。► 1篇诗文
刘廙
刘廙yì(180年—221年),字恭嗣,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汉末魏初名士。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安众康侯刘丹之后。初从荆州牧刘表,后投奔曹操,甚受器重,为黄门侍郎。曹丕继位,擢为侍中,并赐爵关内侯。为政主张先刑后礼,且通天文历数之术,与司马徽、丁仪等名流相齐。黄初二年(221)卒。著书数十篇,皆失传。
华覈
华覈(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建康实录》作永光),吴郡武进(今江苏丹徒)人。三国时东吴官员。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后来被迁任东观令,领左国史,华覈上书辞让,孙皓回书不许。华覈曾上书过百,内容包括陈说利害,荐举良能,解释罪过等。天册元年(275年),华覈因为小事而被免职,三年后逝世。
郭文
东晋河内轵人,字文举。少爱山水,尚隐遁。洛阳陷,步担入吴兴馀杭大辟山中,独宿十余年,猛兽不害。王导遣人迎之,置之西园,七年未尝出入,自谓本行学道,遭世乱而来此。后逃归临安,结庐山中。临安令迎置县中。病甚,自知死期。► 4篇诗文
董绍
(?—538)西魏新蔡鲖阳人,字兴远。初仕北魏,起家四门博士,历国子助教、兼中书舍人。为宣武帝所赏,累除步兵校尉。孝明帝时出为洛州刺史,好行小惠,颇得民情。以拒萧宝夤功,封新蔡县男。代还,从尔朱天光,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天光败,从贺拔岳。岳死,归宇文泰。孝武帝西迁,除御史中丞。西魏文帝时,以讪谤朝廷,赐死。► 1篇诗文
冯元兴
(?—532)北魏东魏郡肥乡人,字子盛。对策高第,举秀才。初为检校御史。为元叉所知,叉秉朝政,引为尚书殿中郎,仍御史,侍读孝明帝。叉败,元兴亦被废。节闵帝普泰初,官至安东将军、光禄大夫、领中书舍人。► 1篇诗文
王廙
(274—322)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将。王导从弟。少能属文,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诸伎。辟太傅掾,转参军,封武陵县侯。曾任濮阳太守。司马睿(元帝)镇江左,廙弃郡过江,睿以为司马。预讨周馥、杜韬,迁冠军将军。元帝即位,代陶侃为荆州刺史。为陶侃部将所袭,又为杜曾所败。及至荆州,大行诛戮侃时将佐,大失荆州人望。入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后助王敦反,敦以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寻病卒。► 1篇诗文